滨州非常靠谱的叛逆孩子矫正学校
滨州非常靠谱的叛逆孩子矫正学校
滨州那座红砖砌就的院落里,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,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十六岁的李明蹲在墙角,倔强地盯着地面,任由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。这是他来到这所特殊学校的第三天,也是第三次被罚站。
"我不是来被改造的。"每次心理老师走近,他都会用这句话筑起一道墙。墙外是成年人世界的规则,墙内是他固执的自我。老师们却不急不躁,只是每天准时出现在他面前,带着不变的耐心。
改变始于一个暴雨的午后。李明发现班主任王老师浑身湿透地站在校门口,手里紧攥着一个牛皮纸袋。那是他从家里偷跑时落下的相册,里面有他和已故祖母唯一的合影。"我跑了三个旧书店才找到,"王老师轻描淡写地说,"老相册的装帧很特别。"在滨州这所看似普通的学校里,每个老师都像守夜人,在少年们心灵的黑夜里执着地亮着灯。他们不用教条说教,而是带着学生种菜、养花,在劳动中重建生活的秩序。烹饪课上,当李明第一次完整地做完四菜一汤,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暴躁不知何时已经消解了大半。
心理咨询室永远敞着门。张老师会拿出象棋,在楚河汉界的对弈中,让少年们学会三思而后行。音乐教室里,总有人在钢琴前发泄情绪,而老师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,等待最后一个音符落地。
最神奇的是那间温室。当李明种下的第一株番茄结出果实时,他蹲在地上哭了。原来生命需要耐心等待,需要适时修剪,需要阳光也需要风雨——这道理,植物比人类懂得更透彻。
毕业那天,李明在留言簿上写道:"你们没有试图改变我,而是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。"围墙外,梧桐树的新叶正迎风舒展,仿佛无数只张开的手掌。这所学校教会少年的,从来不是屈从,而是在暴风雨中找到自己站立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