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非常有名的不听话孩子素质教育学校
南充非常有名的不听话孩子素质教育学校
在川北重镇南充,一所特殊的学校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"问题少年"的刻板印象。这所素质教育学校没有高墙铁网,却以春风化雨的方式,让无数被贴上"叛逆"标签的孩子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。
推开校园古色古香的木质大门,扑面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欢笑声。绿荫场上,几个曾经沉迷网络的少年正在教练指导下练习传统武术;陶艺工坊里,那个总爱和父母顶嘴的姑娘正专注地捏着泥坯;音乐教室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,弹奏者是个因校园暴力被退学的男孩。这里的一切,都颠覆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想象。
学校创始人李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,写着"因材施教"四个大字。"很多孩子所谓的叛逆,不过是找不到表达自我的方式。"这位有着三十多年教育经验的老人说。他记得有个叫小林的男生,被三所中学劝退后来到这里,整天用涂鸦发泄情绪。美术老师没有制止他,而是买来专业的涂鸦工具,引导他将街头艺术转化为墙绘创作。现在小林的系列作品正在市美术馆展出。
与传统管教机构不同,这里实行"双导师制"。每位学生都有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,前者负责心理疏导,后者根据兴趣特长制定培养方案。烹饪、园艺、机器人、川剧变脸…二十多个特色课程像磁石般吸引着孩子们。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"不听话"的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和创造力。
心理辅导室的王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。十五岁的婷婷曾因重度抑郁休学,刚来时整周不说一句话。通过沙盘治疗和戏剧疗愈,她慢慢打开了心结。现在她是学校话剧社的台柱子,去年还在全市中学生心理剧比赛中获得最佳表演奖。"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扇门,我们要找对钥匙。"王老师这样总结她的工作。
傍晚时分的校园别有一番景致。夕阳给教学楼镀上金边,篮球场上的身影拉得老长。食堂飘来麻辣香锅的气味,几个学生围着老师讨论周末的社区志愿服务计划。这样的画面,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的学生都曾让家长头疼不已。
教育不是模具,而应该是土壤。南充这所素质教育学校用实践证明,当教育者放下成见,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个性化的引导,所谓的"问题少年"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。在这片充满可能性的园地里,每一株看似孱弱的幼苗,都藏着破土而出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