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非常有名的戒网瘾孩子封闭式学校
重庆非常有名的戒网瘾孩子封闭式学校
重庆北碚区的山坳里,几栋灰白色建筑被三米高的铁丝网团团围住。清晨六点,尖锐的哨声划破雾气,一百多个穿着迷彩服的少年机械地列队站立,他们手腕上统一佩戴的电子手环在晨光中泛着冷光。这里被称为"网络戒毒所",却是无数家庭最后的希望与争议的焦点。
校门口褪色的铜牌上,"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"几个大字已经有些斑驳。教学主任老周每天都要亲自检查每个寝室的"电子隔离箱"--这些带密码锁的铁皮柜里,锁着学员们被没收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。"最长纪录是四十二天没碰电子设备。"老周翻着厚厚的矫正日志,某页记录着学员小伟用指甲在墙上刻下的"我要回家"。
午休时间,食堂飘来消毒水混合着回锅肉的气味。十六岁的小雨低头扒拉着饭粒,她因连续七十二小时打游戏被父母送来。矫正课程表贴在每张餐桌上:上午军事训练,下午心理辅导,晚上集体观看《网瘾危害警示录》。心理咨询室的墙上挂满对比照片,那些刚入校时眼神涣散的孩子,经过三个月训练后都站得笔直。
黄昏的操场上,新来的学员正在接受"脱敏治疗"。他们被要求盯着黑屏的手机静坐两小时,汗水顺着鬓角滴在塑胶跑道上。"第七天就会习惯。"教官老李转动着手中的戒尺,他记得有个男孩曾哭着咬破自己的手臂,说幻听到游戏提示音。如今那个男孩考上了大专,朋友圈里都是图书馆打卡照。
夜幕降临后,宿舍区的监控摄像头依然亮着红灯。三楼最里间的床铺上,刚入校三天的阿杰正借着月光写日记:"他们说我的英雄联盟账号已经被注销了…"这张信纸明天会被生活老师检查,用红笔圈出所有与网络相关的词汇。窗外,巡逻的保安用手电筒扫过围墙,去年有个学员试图用床单结绳逃跑,在攀爬铁丝网时划伤了整条小腿。
心理咨询师张雯的办公室抽屉里,锁着几十封没寄出的家书。有些字迹歪斜地写着"我恨你们",有些被泪水晕染得模糊不清。她总在周末亲子见面日前夜把这些信发还给学员,"要让愤怒见光才能真正化解"。会客区的监控画面显示,那些曾经歇斯底里的父母,如今大多沉默地摩挲着孩子手掌上军训磨出的茧。
山城的雨季来临时,铁丝网上的藤蔓疯长。结业典礼上,学员们集体朗诵《告别网瘾宣誓词》,声音盖过了屋檐滴落的水声。校长给每个人颁发刻着"新生"字样的铜质勋章,却没告诉家长后续跟踪数据显示,约三成孩子会在半年内重新沉迷网络。返程的大巴启动时,有个女孩突然扒着车窗呕吐,她后来说闻到机油味就想起教官的皮带扣。
在这座用铁栅栏分割四季的院落里,梧桐叶黄了又绿。最新一批学员正跟着教官背诵行为守则,他们还不知道,在三百公里外的某间网吧,前几届的学长正在通宵达旦地补偿失去的游戏时间。而校门口的荣誉墙上,"成功案例"的照片永远定格在结业那天阳光灿烂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