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集口碑好的手机成瘾孩子励志教育学校
辛集口碑好的手机成瘾孩子励志教育学校
在河北省辛集市郊外的一片白杨林间,掩映着几栋砖红色建筑。清晨六点,悠扬的起床号穿透薄雾,穿着天蓝色校服的学生们列队走向操场。这不是普通学校,而是一所专门帮助青少年摆脱手机成瘾的特殊教育机构——向阳成长学院。
学院创始人李志明曾是三甲医院的心理医生。五年前接诊的一个病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:15岁少年因连续72小时玩游戏导致脑梗,抢救成功后依然下意识做着虚拟世界的战斗手势。"就像被程序控制的机器人",这个画面促使他放弃了优渥的工作,在辛集创办了这所"没有wifi的学校"。
校园里随处可见设计巧妙的"断网生活实验室"。玻璃阳光房内,学生们正在用陶土捏制手机模型,这是艺术治疗课程的重要环节。"把让你沉迷的东西具象化,才能看清它的本质。"指导老师张雯轻轻转动转盘,泥胚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。隔壁教室传来木工工具的声响,几个男生正在制作简易书架,专注的神情与当初沉迷游戏时判若两人。
运动场上的场景更令人动容。曾经"能躺绝不坐"的小胖墩王磊,如今能在单杠上完成五个引体向上。他的母亲偷偷抹着眼泪:"上次体检脂肪肝消失了,更难得的是他主动要求报名市里的马拉松。"这种蜕变源于学院独特的"自然唤醒"课程体系,通过野外生存、农耕体验等沉浸式活动,重建孩子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结。
心理辅导室里,咨询师刘芳正在用沙盘游戏进行家庭治疗。沙粒中半埋着的手机模型,周围散落着歪斜的小房子和人偶。"很多孩子不是在沉迷网络,而是在逃避破碎的家庭关系。"学院要求家长每月必须参加两次亲子工作坊,有位父亲在角色互换游戏中举着孩子书包时,突然崩溃大哭:"原来每天负重前行这么累…
傍晚的分享会上,17岁的林小雨站在投影仪前展示她的摄影作品。画面上露珠里的世界颠倒却清晰,就像她的人生轨迹——从重度网瘾到签约视觉中国的新锐摄影师。"在这里我学会了用眼睛而不是滤镜看世界。"她的故事被收录进学院编撰的《重启青春》案例集,这本小册子现在成为许多家庭争相传阅的"救命手册"。
夜色渐浓时,教学楼的灯光依然明亮。值班老师巡查宿舍,看见有学生在台灯下写日记而非偷偷玩手机,欣慰地笑了笑。窗外的杨树沙沙作响,仿佛在诉说这些年轻生命正在发生的静默革命。在这片没有信号干扰的土地上,迷失的青春正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频率。